| |
“光纖之父”趙梓森院士
- 發(fā)布日期:2006-11-20 瀏覽次數(shù):1156
|
| (時間:2006-08-15 共有
365人次瀏覽) |
|
|
獲獎感覺:不好意思 很難想象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便是素有“中國光纖之父”美稱的趙梓森院士。一聽說記者要采訪他,趙院士馬上說:“獲這個獎,我不好意思呀!”
在采訪過程中,趙院士反復說,“這些都是過去的成績了,獎給我干什么?應該獎給年輕人?!?
50萬元怎么花?趙院士說,他現(xiàn)在也不知道。但肯定要按省里的精神辦。可能會一小部分由個人支配,大部分用于科研?!拔易约翰蝗卞X用,對于我來說,錢只要夠用就行了?!彼f,閑時他拉拉小提琴娛樂一下,就感到很滿足了。所以,50萬元錢他并不十分在意。
趙院士出生在上海,但大學畢業(yè)后便一直在武漢工作。湖北武漢是第二故鄉(xiāng),趙院士對此充滿感情。去年,曾有南方的城市欲重金請趙院士加盟,趙院士說,湖北培養(yǎng)了我,給了我那么多榮譽,我可舍不得離開呀!
土法拉出第一根光纖
盡管趙梓森院士自己并不認可,但他仍然被人們公認為中國的“光纖之父”。原因是中國的第一根實用光纖在他手里誕生。
只比頭發(fā)絲粗一點的光纖,現(xiàn)在是信息飛速傳送的“公路”。但中國第一根光纖卻是趙梓森院士用幾個電爐加幾個燒瓶,“土法上馬”拉出來的。
70年代,用光纖傳送信息還只是個設想,趙梓森院士和同事們主動請纓,挑戰(zhàn)“光通訊”。一無資料、二無設備,最初的起步極其艱難。
拉出光纖首先要熔出合格的石英玻璃棒。熔煉石英棒是一項危險的實驗,稍有不慎還會引起爆炸。每次做實驗時,趙梓森怕別人出危險,總是自己動手操作。在一次實驗中,氣體管道突然漏氣,四氯化硅沖出來,與空氣接觸馬上變成毒性很強的氯氣和鹽酸,直沖進他的眼睛和口腔里,趙梓森頓時感到一陣暈眩,大伙急忙把他送進醫(yī)院。他兩眼腫得只剩下一條縫,口腔里直淌黃水。
但是,傷病還未痊愈,趙梓森一頭又鉆進了實驗室……
就這樣,到1976年上半年,趙梓森等人終于熔煉出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