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溫:
以絕對溫度K來表示,即將一標準黑體加熱,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顏色開始由深紅-淺紅-橙黃-白-藍,逐漸改變,某光源與黑體的顏色相同時,我們將黑體當時的絕對溫度稱為該光源之色溫。
因相關(guān)色溫度事實上是以黑體輻射接近光源光色時,對該光源光色表現(xiàn)的評價值,并非一種精確的顏色對比,故具相同色溫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觀上仍有些許差異。僅馮色溫?zé)o法了解光源對物體的顯色能力,或在該光源下物體顏色的再現(xiàn)如何。
不同光源環(huán)境的相關(guān)色溫度
光源 色溫
北方晴空 8000-8500k
陰天 6500-7500k
夏日正午陽光 5500k
金屬鹵化物燈 4000-4600k
下午日光 4000k
冷色營光燈 4000-5000k
高壓汞燈 3450-3750k
暖色營光燈 2500-3000k
鹵素?zé)?3000k
鎢絲燈 2700k
高壓鈉燈 1950-2250k
蠟燭光 2000k
光源色溫不同,光色也不同:
色溫在3300K以下,光色偏紅給以溫暖的感覺;有穩(wěn)重的氣氛,溫暖的感覺;
色溫在3000--6000K為中間,人在此色調(diào)下無特別明顯的視覺心理效果,有爽快的感覺;故稱為"中性"色溫。
色溫超過6000K,光色偏藍,給人以清冷的感覺,
a. 色溫與亮度 高色溫光源照射下,如亮度不高則給人們有一種陰氣的氣氛;低色溫光源照射下,亮度過高會給人們有一種悶熱感覺。
b. 光色的對比 在同一空間使用兩種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對比將會出現(xiàn)層次效果,光色對比大時,在獲得亮度層次的同時,又可獲得光色的層次。
采用低色溫光源照射,能使紅色更鮮艷;
采用中色溫光源照射,使藍色具有清涼感;
采用高色溫光源照射,使物體有冷的感覺。
顯 色 性:
光源對物體本身顏色呈現(xiàn)的程度稱為顯色性,也就是顏色逼真的程度;光源的顯色性是由顯色指數(shù)來表明,它表示物體在光下顏色比基準光(太陽光)照明時顏色的偏離,能較全面反映光源的顏色特性。顯色性高的光源對顏色表現(xiàn)較好,我們所見到的顏色也就接近自然色,顯色性低的光源對顏色表現(xiàn)較差,我們所見到的顏色偏差也較大。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把太陽的顯色指數(shù)定為100,各類光源的顯色指數(shù)各不相同,如:高壓鈉燈顯色指數(shù)Ra=23,熒光燈管顯色指數(shù)Ra= 60~90。
顯色分兩種
忠實顯色:能正確表現(xiàn)物質(zhì)本來的顏色需使用顯色指數(shù)(Ra)高的光源,其數(shù)值接近100,顯色性最好。
效果顯色:要鮮明地強調(diào)特定色彩,表現(xiàn)美的生活可以利用加色法來加強顯色效果。
光 效:
衡量光源節(jié)能的重要指標,就是光源發(fā)出的光通量除以光源所消耗的功率。單位:流明/瓦(lm/w)。
標準光源:
我們知道,照明光源對物體的顏色影響很大。不同的光源,有著各自的光譜能量分布及顏色,在它們的照射下物體表面呈現(xiàn)的顏色也隨之變化。為了統(tǒng)一對顏色的認識,首先必須要規(guī)定標準的照明光源。因為光源的顏色與光源的色溫密切相關(guān),所以CIE規(guī)定了四種標準照明體的色溫標準:
標準照明體A:代表完全輻射體在2856K發(fā)出的光(X0=109.87,Y0=100.00,Z0=35.59);
標準照明體B:代表相關(guān)色溫約為4874K的直射陽光(X0=99.09,Y0=100.00, Z0=85.32);
標準照明體C:代表相關(guān)色溫大約為6774K的平均日光,光色近似陰天天空的日光 (X0=9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