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塊(Back Light Unit)是液晶顯示器(LCD)光源的提供者,LCD本身并不發(fā)光,背光模塊光源的表現(xiàn)便決定了顯示器表現(xiàn)在外的視覺感,液晶顯示器由于其厚度薄,質量輕且攜帶方便,近年來需求快速的增加,已能在CRT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隨著液晶顯示器制造技術的提升,大尺寸及低價格的趨勢下,背光模塊在考慮輕量化、薄型化、低消費電力、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市場要求,為保持在未來市場的競爭力, 開發(fā)、設計新型的背光模塊及導光板成型的新制作技術,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及重要課題。
本文主要介紹背光模組各部件的用途
背光模塊由光源, 導光板, 反射板, 擴散板, 增光片.組合而成. 品質上要求光的輝度愈高愈好, 平均輝度一般要求 70%以上, 當然愈高愈好喔。目前筆記型計算機所用的TFT-LCD來看,內部的背光模塊是由導光板(Light Guide)、擴散片(diffuser)、反射板(Reflect Sheet)及冷陰極管(CCFL)等所構成的。
冷陰極熒光燈,英文名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簡稱CCFL。它其實就是霓虹燈,不過管徑更小而已——當然,管徑小于6mm的“霓虹燈”跟普通霓虹燈的工藝已經(jīng)完全不同。霓虹燈是一種線光源,那如何把它“轉化”成液晶顯示器所需要的背光源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復雜而考究的光線處理機構,如圖1、2,其中導光板是呈鍥形的平板,它負責把線光源霧化成均勻的面光源。
可見,背光模組的作用無非就是把線光源發(fā)出的光通過漫反射使之成為面光源。但這個背光源大有學問,在搭配不同數(shù)量的燈管時其表面的紋理會有不同的變化,背光板的設計涵蓋了光學設計、精密模具以及蝕刻、印刷等精密科技。
背光模組里的反射板用于將沒有直接散射出去的雜亂光線再次引入導光板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它上面的擴散膜同樣具備把光線形成漫反射并均勻擴散的能力;而作為背光模組另一重要組件的棱鏡片(垂直和水平相間隔)則負責把光線聚攏,使其垂直進入液晶模塊以提高輝度,所以又稱增亮膜。
經(jīng)過上述處理,冷陰極熒光燈組成的線光源就可以形成亮度均勻并垂直射出的面光源。
導光板是背光模塊的心臟, 既然要導光. 當然要選擇光折射低. 穿透性高的材料喔. 玻璃是不錯的, 可是太重又易碎唷..所以有 PMMA, PC, COC等等塑料材質來選擇. 為了將測面光引導到正面, 于是各種光學設計紛紛出籠. 有人用射出的. 有用印刷的. 還有用滾壓的(韓國三星聽說有用喔)...網(wǎng)點的設計有凸的. 凹的. V型槽的....只要輝度亮又均勻就好啦.各位大哥大姐們瞧瞧下面的照片是不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呢.導光板是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將丙烯壓制成表面光滑的楔形板塊,然后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導光板底面用網(wǎng)版印刷印上圓形或方形的擴散點,導光板主要功能在于導引光線方向,提高面板光輝度及控制亮度均勻。冷陰極管位于導光板厚側的端面,冷陰極管所發(fā)的光以端面照光(edge light)的方式進入導光板,大部份的光利用全反射往薄的一端傳導,當光線在底面碰到擴散點時,反射光會往各個角度擴散,破壞全反射條件而自導光板正面射出,利用疏密、大小不同的擴散點圖案設計,可使導光板面均勻發(fā)光。擴散片的作用是讓射出的光分布更加均勻,可也在擴散片上加上有聚光作用的棱鏡片(prism / lenticular sheet),增加出射光的方向性,達到提高正面亮度的目的。反射板將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導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
反射板(reflector)也有人叫它反射片, 顧名思義就是將側投光反射到面板. 既然反射效率要好, 想當然耳就是白色最棒喔. 有誰會選一種有色材質的來吸收可見光波呢. 況且, 液晶面板底下還有彩色濾光片呢, 總不能選個顏色來干擾吧. 反射板的材質以 Polyester 為大宗, 加一些無機填充料, 像是二氧化鈦或是硫酸鋇這類的 '白粉' . 如果你還嫌我的白不夠白, 偷偷加點螢光藍, 把不可見光區(qū)的波偷偷轉換一點過來, 或者在里頭加一點發(fā)泡劑之類的充充胖子 ( Toray的 E60L就是這樣搞, 還有專利呢), 3M還有把它壓成菱紋呢, 動這么多手腳, 花這么多腦筋, 其實就是要證明-----還是我的白厲害......
增光板是背光模塊化妝師. 光線由導光板側邊投入. 經(jīng)過反射板, 網(wǎng)點, 擴散板層層消耗及散射漫射. 損失慘重. 3M發(fā)展的增光板利用V型細條紋讓側光經(jīng)過折射使漫射的光集中角度, 達到輝度增加的目的. 依光波的特性(水平波與垂直波),用一片增光板是不夠的啦....一片垂直一片水平, 保證有最佳效果,這玩意這么神奇,一定很多油水 ,你可以用全像方式做, 你也可以開一付 V 型槽電鑄模仁壓出來,也可以切一些V槽涂上UV樹脂硬化后轉印下來, 還有用液晶順向排列方式想達到相同功能喔......嘿嘿嘿 .....不管你用啥方式去COPY,你最好乖乖在實驗室玩玩就好, 3M 的專利厚厚一疊唷,比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