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脫墨技術(shù)可以去除絕大部分雜質(zhì)和油墨。但是在新的印刷技術(shù)不斷被開發(fā)、油墨配方日益復雜化的今天,完全取出油墨已經(jīng)成為一大挑戰(zhàn)。脫墨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廢紙中的油墨及雜質(zhì)的類型。
一、印刷油墨的組成、特性
1. 油墨的組成取決于要印刷的紙種、印刷方式、干燥工藝和紙的用途。
主要有兩種組份:
?、兕伭匣蛉玖希侯伭咸峁╊伾筒煌该鞫纫耘c它要被用于的紙頁形成一定的對比度。而且對于粘度的傳遞和所要求的流動特性很重要。
②載色劑(連接料):連接料賦予油墨以必要的轉(zhuǎn)移性能,具有展布和攜帶油墨粒子的作用,它是顏料粒子的載體,有利于顏料或染料在紙頁上的留著。連接料通常有干性植物油、礦物油、合成或天然樹脂、塑料和有機溶劑。
③其它:印刷油墨也可以包括一些其它組分如粘接劑、溶劑、干燥劑、濕潤劑和石蠟等。
2. 印刷油墨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
它應該能夠
①提供很好的對比度;
?、趯Σ捎玫挠∷⒎绞接泻芎玫倪m印性;
③具有很好的干燥特性;
?、芊€(wěn)固性好。
重要的油墨特性有粘度、粘著性、尺寸大小和干燥特性。油墨的粘度決定油墨的流動性能,以及油墨如何在印版壓力下屈服。油墨的流動性也會影響油墨的滲透。粘性是指油墨抵抗外力的作用,如印刷版的拉力,使其不致從紙頁表面脫落的性質(zhì)。油墨必須具備一定的粘性,才能很好地固著在紙頁上。然而粘性太大卻會導致紙頁表面撕裂或掉毛、掉粉。尺寸是用來衡量油墨粒子在紙頁上分散程度的,粗短的油墨粒子會引起斑點,油墨層起皺:長棒狀的油墨粒子則會引起油墨拉絲,這是新聞紙生產(chǎn)中存在的一個特殊問題。除此之外,油墨的固著特性尤為重要,因為印后進一步加工必須在油墨固著后才能進行。
所有這些油墨特性均與油墨的脫除效率有直接關(guān)系,它們決定著油墨與纖維結(jié)合的緊密程度以及脫出的難易程度。
3. 油墨的固著方式
油墨在紙頁上的固著基于以下兩種主要機理之一:
①連接料吸附于紙頁的孔隙中;
②油墨在紙頁表面固化。
二、現(xiàn)代印刷工藝
隨著近年來印刷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多種新的印刷工藝,例如柔性版印刷、激光打印、靜電復印和噴墨印刷,以及相應的特殊油墨配方。對于印刷油墨一個顯然的要求就是要能與所要求的印刷方式相適應。自然而然一種特殊的油墨的配方要與它要被用于的印刷方式相適應。在討論如何脫除這些新型油墨前讓我們來看看它們適用的印刷方式。
1.新聞紙/雜志紙印刷工藝
①凸版印刷:凸版印刷主要用于新聞紙、雜志和牛皮袋紙的印刷。凸印油墨的粘度、粘性適中,呈糊狀,由顏料、干燥劑混于干性油連接料中而成。炭黑分散于油(碳氫化合物)中是凸印油墨的一種典型配方。有時也會加樹脂和其它輔助劑以獲得如光澤度之類的特殊性能。油墨可以通過滲透、揮發(fā)或膠化固著而干燥。大多數(shù)平張紙凸印墨是以氧化結(jié)膜的方式固著的。
?、谄接。浩接∈腔谟汀幌嗷烊艿脑硎箞D文部分著墨,非圖文部分不著墨的間接印刷方法。平印油墨是由不溶于水或溶劑的抗水性的連接料和顏料組成,與凸印墨相比,平印墨所用顏料的著色力強,常以亞麻油作連接料?,F(xiàn)代的油墨配方中用醇酸樹脂和干性油作連接料,干燥時會發(fā)生聚合,形成牢固的交聯(lián)膜。熱固性油墨常用烴基樹脂作連接料,通過揮發(fā)干燥。紫外光固油墨的連接料由丙烯酸單體及其預聚物組成,在紫外光照射下聚合成堅固的膜,常用于新聞紙彩印。
③凹版印刷:輪轉(zhuǎn)凹版印刷是利用印版上凹下的圖文部分來形成圖文的,空白部分高于圖文部分。凹版印刷油墨是一種快干型油墨,其干燥的主要機理是:依靠油墨溶劑的揮發(fā),通常是在加熱的條件下來實現(xiàn)干燥的。這些油墨的粘度低,很容易在紙頁中的毛細管的作用下從印版的凹下部分轉(zhuǎn)移到紙上。這類油墨通常以溶于芳烴或酯溶劑中的聚酰胺或聚丙烯酰胺作為調(diào)墨油。因為這一類油墨有起火,甚至爆炸的危險,一些油墨改用低酒精含量的,以水和醇作連接料的水基油墨。
?、苋嵝园嬗∷⒂湍喝嵝园嬗∷⑹菑耐拱嬗∷⒏倪M而來的。在凸版印刷時,一些油墨會從高壓區(qū)的側(cè)面溢出。因為并非所有的油墨都會在瞬間被紙頁吸收,更為重要的是金屬或塑膠印版的硬度會使紙頁表面結(jié)構(gòu)發(fā)生永久變形,這些質(zhì)量上的缺陷促進了柔性印刷版的研發(fā),這一新的印刷版被稱為苯胺凸版。慣常用于低成本的包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