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檢是一個由前印刷商,現(xiàn)職獨立顧問的Chuck Weger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名詞。其原意是在飛機起飛前,飛行員通過預檢來測試各重要項目,以保證不會因疏忽而導致飛機墜毀。
在印刷生產(chǎn)中,預檢是為確保所有細節(jié)在生產(chǎn)前都已檢查完畢。這樣檔案不會毀壞光柵處理器,并且不會因疏忽而引致印刷工作發(fā)生問題。
關于預檢的一個更貼切的理解,是在工作流程早期進行的質量控制檢查,以預防印刷生產(chǎn)及完成加工等問題。
以下的十個步驟將幫助你確保預檢成功。
1. 更改你的報價單,加上這個句子∶「此報價是根據(jù)一個可即時輸出的電子檔案而作出的。任何為了成功輸出而必須作出的校正或修改會被視為額外的工作而收費,并且由客戶認可」。
2. 建立一個名為「提交磁盤需知」的單張,上面應有必需的資料,但不應將它做得太長或太嚇人。
3. 從客戶處索取打印本。如果超過單色則要求分色的打印本。
4. 材料一到就把報價和材料對照比較,以作出評估。
5. 檢查所有磁盤是否存有病毒,并且不應用交來的磁盤工作,應采用拷貝的檔案工作,或在Quark或PageMaker中用“Collect for Output”或“Prepare for Service Bureau”的選項。
6. 一致的字款和檔案儲存是很重要的。一些公司儲存字款在自己的硬盤,另一些則儲存在服務器上。 最重要的準則是,所有員工都能取用所有的字款,而且所有員工都應知道不同的檔案命名標準,以及原檔案和校正檔案的路徑。換言之,你應該不需用特定的機器來打印某一個檔案。
7. 預檢的方法有幾種,每種有不同的復雜性及深度。最容易的是用預檢鑒定軟件,如Markzware FlightCheck或 Extensis Preflight Pro。
8. 第二種是以應用軟件為基礎的方法,即是用建立此檔案的應用軟件來檢查它的基本原素,例如:Quark,PageMaker,Illustrator,F(xiàn)reehand,PhotoShop等。
9. 第三種預檢方法是,將原檔案光柵化變成一個可通過顯示器觀看、或通過如Adobe Acrobat這類軟件打印的檔案。這種方法使光柵處理后的或PDF格式的檔案,可在顯示器上與客戶提供的打印本作比較。然后PDF檔案可用高精度的激光打印機打印,于燈臺上再放置在客戶的打印本上作第二次預檢。最后,如果頁面是黑白的,此PDF檔案可以傳遞到高精度的激光影象輸出機作最后的輸出。
10. 第四種且是最后一種的預檢是檢查印刷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如補漏白、出血位、走紙方向、紙紋,以及確保有多余的空間配合印后加工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