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人云集的世界特奧會賽場或在人流如潮的市中心,特奧運動員走失了怎么辦?12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執(zhí)委會信息通信部部長周衛(wèi)東在此間表示,特奧會期間,每位特奧運動員都將配上“智能標簽”,從而可以掌握他們的“行蹤”。
9月28日至10月1日,來自16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000多名特奧運動員將深入上海19個區(qū)縣以及北京、西安、廣州、杭州等城市的各個社區(qū),體驗居民的生活特色。10月2日,所有特奧運動員將匯聚上海,參加本屆特奧會的開幕式。
由于特奧運動員未必能清楚地了解、表達“我是誰”、“要去哪里”等信息,如何保障他們的出行安全就成了組織者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據(jù)介紹,“智能標簽”是一種基于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研發(fā)的電子標簽卡,由一枚內含大量信息的微型芯片和一圈發(fā)射射頻信號的天線組成。
目前,上海舉辦特奧會比賽及表演項目的31個場館、接待特奧運動員代表團的95家賓館,以及30多家定點醫(yī)院和眾多醫(yī)療點,都配有具備讀卡功能的“電子門禁”。當特奧運動員進門時,門禁便自動識別其身份;如在比賽、休息等特定時段內,該運動員再次出門,門禁就會提示相關工作人員,避免運動員獨自離群。
特奧會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也配有酷似手機的移動讀卡器,能一對一地讀取運動員各類信息,包括最近的比賽項目、病史記錄,甚至飲食禁忌等,引導他們及時參賽、求醫(yī)、就餐。
據(jù)悉,這是世界特奧會歷史上首次使用此類“智能標簽”。本屆特奧會期間,這種標簽將發(fā)行兩萬張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