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征訂,省了好大一筆錢
往年這段時間是各個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開始寄賀卡明信片的時候,但是今年似乎有著不一樣的景象。在九江某國企辦公室任職的吳先生說,按照慣例,他們單位每年到了10月底就開始統(tǒng)計今年有多少張明信片需要印,差不多每年都是5000份,而今年卻一份也沒有。
12月原本是吳先生非常忙碌的一個月,“從各個科室統(tǒng)計需要派發(fā)明信片的名單還有單位地址,一些客戶還有關(guān)系戶都要寄,上上下下加起來有4000多份,這個工作量就比較大了,而且每張明信片的售價也不低。差不多一張明信片價格為2.8元,5000張就要1.4萬。”
陳女士所在的公司今年也停止征訂賀卡。“以前每年到年底的時候都要在郵局訂一些大版票來寄給一些關(guān)系戶,雖然訂購量不是很大,一共也就700多份,但因為成本較高,一份大版票的價格在45元,所以每年年底在這個上面的花銷就要有三四萬元。”
其實往年年底時的賀卡、臺歷都是單位一筆不小的開支。據(jù)了解,采用信封套賀卡方式的大賀卡,單價5.5元,單獨的賀卡一份是2.4元,大一點的單位少說也有幾千份,但賀卡支出就達到萬元。
印刷廠:
以前一個單位7000多份的訂單 今年一份都沒有
新通知的下達直接影響了印刷廠的訂單。市區(qū)一家印刷廠盧廠長表示,10月份接單子,11月、12月開印,有時候銀行、電信公司,一個單位就是7000多份的訂單,還有一些市直機關(guān)單位的賀卡、掛歷、臺歷都有印過,量都不少,但是今年到目前為止卻是一份公家訂單都沒有接到。
這個現(xiàn)象并不是個別,盧廠長說在和同行閑聊時得知,今年大家基本都沒有接到什么訂單,最多是一些私人單位做一些定制,都是小單子,數(shù)量沒有過千。
批發(fā)市場:大訂單基本接不到
印刷廠接不到訂單,批發(fā)市場的銷量也堪憂。筆者走訪裕華和九九批發(fā)市場發(fā)現(xiàn),不少店鋪把各式各樣的賀卡、掛歷、臺歷都放在顯要位置,但是銷量卻沒有前幾年的一半多。一家經(jīng)營文體用具的張老板說,往年不少單位在10月份就開始采購臺歷、掛歷,原本幾個單位都已經(jīng)打好招呼,但是11月份又接到通知今年不買了,所以目前總銷量還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
而另外一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說,往年能接到一些定制臺歷和掛歷的業(yè)務,今年卻難見到訂單的影子。
零售市場:一天能賣出好幾十份
大的訂單沒有了,但是零售市場卻表現(xiàn)不錯。市民吳女士說,“以前家里的掛歷基本上都不用愁,單位有發(fā),一些合作客戶每到過年時也發(fā)一些春聯(lián)啊,臺歷什么的,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差不多收到了五六款不同的掛歷。但是今年卻一份也沒收到,眼看快過年了,干脆自己來買一份,價格也不貴。”記者走訪市場發(fā)現(xiàn),款式不同的臺歷、掛歷大多都是十多塊錢,大幅的掛歷售價在20元,一些市民沒有“公發(fā)”的掛歷后,反而選擇面更大,風景的、水墨的、年畫的款式各異。據(jù)了解,零售端的銷量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目前一天能賣出好幾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