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 第六屆全運會 開放的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全面國際化的全運會
第一次出現(xiàn)吉祥物
上世紀80 年代的中國正在經(jīng)歷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方針,一批沿海城市在此時迅速發(fā)展起來。1983 年,全運會第一次搬出首都北京 遷址上海。 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在羊城廣州舉行,開放的中國迎來了第一次全面國際化的全運會。
廣告模特受關注
以往的全運會有著濃重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的味道,而廣州六運會上,引入外資建設場館,身披綬帶的廣告模特、種類繁多的吉祥物紀念品……太多細節(jié)已經(jīng)顯露出,市場經(jīng)濟的運作方式正在慢慢向中國的體育賽事滲透。
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是成功舉辦一屆全運會的物質基礎。六運會的主場館,曾經(jīng)在全國人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廣州天河體育場,在建設之初就史無前例地引入了外資,打破過去比賽場館建設、賽事組織全部依靠政府撥款的局面。
這座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3大場館組成的體育中心也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體育中心。報道采訪過六運會的中國體育報資深體育記者王洪生向記者描述了當時的感受,“六運會之前的國內賽事采訪,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體育中心,當時覺得特別棒。那個時候,北京都還沒有這么大型的體育中心。廣州的富足為全運會的硬件建設提供了保障?!?
讓王洪生記憶特別深刻的還有比賽期間出現(xiàn)在各場館門前的廣告模特小姐?!吧鲜兰o80年代的全運會已經(jīng)注意到了廣告的價值。六運會的賽場周邊就有健力寶等一些品牌的廣告。比起現(xiàn)在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那時沒有這樣的條件,于是就由漂亮的模特承擔起真人秀的工作。兩排年輕的女模特身上披著不同的廣告綬帶站在體育館門口,在當時還是非常亮眼的?!?
聰明的廣州人設計出了全運會歷史上的第一個吉祥物———羊羊。憨態(tài)可掬、各式各樣的吉祥物紀念品一經(jīng)推出,市場就非?;鸨?。王洪生說:“我當時就收集了一整套吉祥物紀念品,還有鑰匙環(huán)一類的小東西。畢竟這是第一個全運會吉祥物,就連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也是它之后的事情,還是很有紀念價值的,六運會期間羊羊賣得非常好。”
運動員很好采訪
第六屆全運會總共有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解放軍、行業(yè)協(xié)會的37支代表團12400名運動員參賽,是當時全運會歷史上參賽運動員最多的一屆。運動會共設比賽項目44個,表演項目3個,項目設置上全面向奧運會接軌。本屆運動會有10人17次破15項世界紀錄,3人3次平3項世界紀錄,2人2次超2項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或超過48項亞洲紀錄和最好成績。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運動員。
對當年的采訪工作,王洪生感慨道:“現(xiàn)在記者的工作越來越難做了。那時候的比賽很單純,沒有作假,沒有高額獎金,人們對體育明星的崇拜也不像現(xiàn)在那么狂熱,運動員自己想著的也是取得好成績、為國爭光。一旦有個記者要做采訪,教練、運動員都非常配合,根本沒明星架子。而現(xiàn)在,好一點的運動員一比完賽就被層層保護起來,想做采訪太難了?!?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全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能夠得到一定數(shù)額的獎金,雖然只是千八百元,但在那個時候也算是“大額”收入了。對待金錢和名利,上世紀80 年代的運動員看得很淡。畢竟中國體育剛剛走出國門,此時所有體育人最常說的就是“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組織工作更加國際化
1987年的六運會是我國派團參加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后的第一次全運會,吸收了很多經(jīng)營國際大賽的先進方法后,“上世紀70 年代的全運會我們記者采訪都是騎自行車的,1987 年六運會開始有了組委會統(tǒng)一的媒體大巴,從駐地到比賽場館可以坐車往返了。”王洪生說。1987 年六運會,記者和運動員被安排在廣州白云賓館休息,那是一家三星級標準的賓館,相比之前幾屆全運會,組委會為運動員和記者想到了更多。
編輯:史建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