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年里,一直刺痛媒體經營者神經的,不是瑪雅預言的世界末日,而是廣告市場的蕭條景象。

各大廣告媒體首先做的就是夯實自己的優(yōu)勢,從傳統(tǒng)的廣告形式上扎實廣告的內容,并在內容傳播上打破常規(guī)的廣告媒介具體形態(tài)的限制。電視、報紙的不斷改變和擴大,再加上飛速占領主角地位的互聯(lián)網的精準營銷在大數(shù)據(jù)的推動下,有了更多的產品和嘗試,讓網絡市場越來越智能化、多樣化和自動化。
戶外廣告面對的一邊是廣告主的媒體投放逐漸的從生硬的固化模式向整合模式轉移,一邊是面對政治禁令下的媒體廣告資源繼續(xù)縮減時,媒體廣告?zhèn)兌疾患s而同地選擇了加強自身廣告的策劃能力,讓媒體廣告從最初的單一的廣告向更高層次的策劃廣告邁進。
其實,傳統(tǒng)的廣告媒體基于強大的內容優(yōu)勢,正在借助新媒體強大的傳播力來提升廣告內容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而強大的互聯(lián)網廣告媒體憑借社交和網絡互動的優(yōu)勢,通過傳播傳統(tǒng)的媒體內容和自身內容的豐富來增加用戶對其的依賴性。在優(yōu)勢互補的過程中,不同的廣告媒體正在構建起一個全新的開放的平臺,在這個廣告媒體的大平臺上,廣告媒體之間自由聯(lián)動,自由組合,從而能夠釋放最大的廣告?zhèn)鞑?/strong>效果。
如今,廣告大屏運營商以同城展播,強勢覆蓋為噱頭打包銷售廣告位,讓戶外大屏廣告?zhèn)髅娇焖龠M入"團購"時代,為求受眾達到率,并進一步拓寬廣告效益和傳媒價值,許多運營商盲目地追捧高清晰度,高亮度戶外廣告大屏,致使光污染日趨嚴重,戶外大屏也曾一度成為眾矢之的,并被一次次推向風口浪尖。
戶外廣告是城市景觀的特殊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外在體現(xiàn)和一個城市的形象代表,戶外大屏作為城市景觀的再造體,其本身就具備多種屬性,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否具備人文關懷以及有沒有光污染等等,或許將成為戶外廣告大屏的新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