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荷蘭登機前,它的“出廠價”只有0.7歐元/枝,相當于人民幣6元多;
經過一種植絨機加工,再噴上各色染料;來到中國的那一刻,它已經賣到50元/枝;
今天,在杭州各色花店里,它標著上百元的價碼,向情侶們招著手……
【慧聰網絲印特印行業(yè)頻道】2006年2月初的一天,北京時間晚上7點,正值中午時間的荷蘭某花卉拍賣公司里,交易大廳擠滿了世界各地的花商。拍賣廳的最終成交價表明,白玫瑰價格基本和前一日持平。>>情人節(jié)玫瑰專題
2月14日西方所謂情人節(jié)的前夕,荷蘭這家花卉拍賣公司的價格牌一直在很小的幅度內波動;但在遠隔重洋的中國,新品玫瑰“白雪公主”從荷蘭趕到中國后,價格在中間商的巧妙操作下一路飆升,從50元/枝漲到80元、100元、120元、150元……
增值第一步:植絨染色
“白雪公主”主要來自荷蘭,前兩年的“藍色妖姬”“綠美人”最開始也是從荷蘭進口過來的。不過生產這些高價玫瑰的地方,卻不是這些玫瑰的主要消費地。
讓我們回顧一下“白雪公主”的問世全過程吧———
大約十天前,國內某位鮮花批發(fā)商,用手機向荷蘭的供貨商下達了購買指令;荷蘭當地的供貨商按照指令,在花卉拍賣公司內,以市價買下了若干桶(1桶=100枝)白玫瑰,趕在情人節(jié)前搭乘飛機運往中國;不過在它們上路之前,國外的花商為銷量巨大的中國花市做了一些額外的勞動:他們用一種專業(yè)的花卉植絨機在花瓣上“植”上細小的絨毛,并在花心噴上粉紅、綠色等各種顏色的染料,使之看起來更具誘惑力。
幾年前,他們就已經做過類似的加工工作了。六年前的“藍色妖姬”,去年的“綠美人”都是經過特殊工藝加工的染色玫瑰,在國內市場都曾盛極一時,單枝售價炒至上百元。
完成這些加工程序后,這批白玫瑰搭上了前往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班,全國各地的鮮花批發(fā)商已經在機場快等不及了。
兩天半后,這批白玫瑰出現在了杭州某鮮花批發(fā)商行的樣品柜臺上,并被標上了“白雪公主”的品名。
增值第二步:緩慢放量
從事進口玫瑰業(yè)務的杭州一位一級批發(fā)商介紹,普通的“白雪公主”在荷蘭的采購價格為0.7歐元/枝,約合人民幣6元多,從荷蘭到上海,玫瑰的運輸價格為16.5歐元/公斤,折合人民幣約160元/公斤。經記者實際估量,一枝玫瑰花的重量約50克,每枝玫瑰的運費約8元。
加上稅收、損耗等費用,每枝白雪公主玫瑰從荷蘭出關,銷到二級批發(fā)商手里時,大約為人民幣20多元(不含植絨染色費用,植絨費用可參見下文中的植絨機價格),這位一級批發(fā)商能從中輕松賺取數元利潤。不過,他并不急著出貨。
2月9日前后,他開始將1/3的貨以接近成本的價格快速批發(fā)出去。這樣做一來是為了預熱,二來是為了回避貯花的風險。這時,進口“白雪公主”的零售價格并不算高,在一般的小花鋪里賣50元/枝。然而僅僅三天后,“白雪公主”就開始瘋狂漲價了。
2月13日中午,鳳起路花鳥市場里的“白雪公主”一般都已經漲到了80多元/枝,不少賣到100元以上。不少臨街的小花店由于并非從一級批發(fā)商手里進貨,貨源來自花鳥市場的小批發(fā)商,這些店的要價更達120元-1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