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美國報界幾乎形成了一股爭辦免費小報的風潮。媒體專家們說,這是美國傳統(tǒng)報業(yè)公司和主流大報在激烈的媒體競爭過程中,與電視和網(wǎng)絡爭奪受眾的自救之舉
在接受我的采訪時,蓋瑞·沃森先生幾次提到甘乃特公司最近幾年的一項創(chuàng)新之舉——試辦免費小報,并表示將擴大試點的范圍,在更多的地方陸續(xù)推出新的報紙。
沃森說,2002年,甘乃特公司旗下的辛辛那提問訊報(日發(fā)行量19萬份左右)率先推出了一份免費周報辛城周刊(CiN Weekly),每周一期,目標讀者是那些18歲到25歲左右的青年人。辛城周刊專登合乎青年人胃口、能讓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如體育、娛樂、戶外運動、時尚等,意在能將他們的目光從電視和電腦身上吸引到報紙上。這份周報出來后,反響很好,發(fā)行量一路爬升到5萬份。后來,甘乃特在南卡萊羅納州格林維爾市、脫拉華州威明頓市等幾個城市的日報,也相繼推出了免費周刊和免費的小型日報,市場反映出奇的好。
以辛城周刊為例,該周刊有104個版,包括18個方面的內容,像新聞、外出就餐、扮酷、康體與健身、旅游、音樂、戲劇、電影、時尚、購物、辛城、寵物、動畫等。我翻了一下,總體感覺是:信息量大,行文明快,時尚新銳。讓我印象很深的是,這份周刊的廣告很多,這一期上,光分類廣告就占了整整27個版,如果再加上其他廣告,廣告量要超過版數(shù)的一半。如此大量的廣告,難怪讓蓋瑞·沃森對免費小報疼愛不已,青睞有加呢。
其實,不獨甘乃特公司開始鐘情免費小報,最近幾年來,美國報界幾乎形成了一股爭辦免費小報的風潮。媒體專家們說,這是美國傳統(tǒng)報業(yè)公司和主流大報在激烈的媒體競爭過程中,與電視和網(wǎng)絡爭奪受眾的自救之舉。
這一波免費小報風潮的始作者,當屬芝加哥論壇報。2002年8月,芝加哥論壇報率先推出免費小報紅眼睛(Red Eye)。這是一份小開樣的免費報紙,周一到周五出報,獨立發(fā)行,每天早晨上班時分,幾乎在芝加哥市區(qū)每個地鐵口都有人攔路派發(fā)。紅眼睛橫空出世,發(fā)行量一路飚升,急紅了同城另一份大型報紙芝加哥太陽時報的眼睛。幾個月后,太陽時報推出了自己的免費小報紅牛排(Red Steak),這樣,芝加哥的市場上,除了兩份日報的競爭之外,兩份免費小報也正面廝殺起來。
在芝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