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家堂須在除夕的早晨懸掛。早先的人們迷信,認(rèn)為這天懸掛家藏早,日后家中會出勤快之人;掛得晚,家中將生懶惰之輩。農(nóng)家人過節(jié)圖吉利,所以每當(dāng)此日到來,農(nóng)村中的家家戶戶都會早早吃飯,然后將自家的家藏“請出”,焚香燒紙后,再將其恭敬地懸掛在堂屋正北的墻面上。家堂前的供桌上擺放著佳肴、美酒、新鮮水果及香案、蠟臺等各種供品,用以敬奉祖先神靈。除夕之夜,家家都要明燭高照,生香焚紙。黑夜里,家堂上的圖畫在忽閃忽閃的燭光和繚繞彌漫的煙霧中,顯得虛幻又神秘家堂的幅面較大,一般寬1.2米左右,高1.5~2米左右。家堂展示的內(nèi)容是程式化的。主體畫面自上而下分為二部分。上部分的頂部,繪有兩位容貌慈祥面含微笑的老年夫婦,他們端坐在宗祠之中,象征著本家族的祖先,著俯視著子孫后代。在二老前面有一供桌,其上置一牌位,寫著 “三代宗親” 四個字。供桌的下面長長的甬路,甬路的兩側(cè),畫有一排排規(guī)整的格子,用來記錄已逝的祖先、長輩或同族人的名字。名字排列是有規(guī)矩的,男居左女居右,夫妻二人左右對稱呼應(yīng);輩分最高的在頂層一格,其他長輩名次按輩分高低依次向下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