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防偽印刷技術最初主要應用在如鈔票、支票等有價證券的防偽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偽劣假冒商品對名優(yōu)商品的沖擊浪潮的不斷增強,印刷防偽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商品包裝領域之中,并且各種新的防偽印刷技術仍在不斷產生。本文試從光學防偽角度來談談激光全息防偽技術的發(fā)展。
光學防偽技術是利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產生的干涉、衍射、散射、反射、透射、吸收等基本規(guī)律、獲得某種特殊的視角效果,從而形成某種防偽技術和防偽產品。如激光全息防偽技術和防偽全息膜、莫爾條紋雙卡防偽標識、偏振光學雙防偽標識等等。
全息技術的概念最早由英藉匈牙利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 (Gabor) 于 1948 年提出, 1962 年隨著激光器的問世,利思和烏帕特尼克斯 (Leith and Upatnieks) 在蓋伯全息技術的基礎上發(fā)明了離軸全息術。 1969 年本頓 (Benton) 發(fā)明了彩虹全息術,掀起以白光顯示為特征的全息三維顯示新高潮。彩虹全息術與當時發(fā)展日趨成熟的全息圖模壓復制技術的結合便形成了目前風糜世界的全息印刷產業(yè)。經過數十年發(fā)展,激光全息防偽產品也從最初的全息防偽標識逐步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