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利用聲訊電話查詢和辦理各項事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聲訊電話里沒完沒了的等待音樂和毫不搭界的廣告,老是不時的“蹦”出來考驗消費者的耐心和財力。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加以約束,由此帶來的各種糾紛也層出不窮。 廣告音樂“不請自來” “彩民”陳先生經常撥打16885858的聲訊電話投注。起初覺得這足不出戶就能買彩票的方式挺不錯的,可越到后面越覺得“冤大頭”。明明一分鐘能解決的問題,但跟著提示音一步步的操作,廣告和音樂始終貫穿其中,完成操作一看時間,竟拖到了兩分零幾秒。 據陳先生投訴反映,該聲訊電話是按時記費的,每分鐘為0.8元。陳先生每次撥打電話買彩票都要為這些不請自來的廣告和音樂多付近一倍的冤枉錢。 接到陳先生的投訴,虹口消保委立即著手調查。原來,電話投注彩票是一家信息有限公司與福利彩票發(fā)售中心聯(lián)合舉辦的。一開始考慮到每分鐘按一元收費,經研究后感覺欠妥,于是按0.8元/分鐘收費,每月封頂80元,這種收費方式對投注量大的彩民來說是比較實惠的,但對于每月投注幾次的彩民顯然是不公平的。 強制消費侵害了權益 區(qū)消保委認為,投彩聲訊電話大量的播放廣告和音樂還讓消費者買單,這顯然是一種侵權行為。它違反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三十條規(guī)定“經營者向消費者發(fā)送商業(yè)廣告的,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增加消費者的費用”。同時它還剝奪了消費者自主選擇的權利,消費者具有選擇接受服務方式的權利,而作為聲訊電話的主辦方,強制消費者接受無謂的廣告費用,使消費者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上海聞達律師事務所的尹文清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消費者撥打聲訊電話,是為了投注,對方在未經消費者同意的前提下播放廣告及音樂,哪怕是不收任何費用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不妥的,因為它浪費了消費者的時間;更何況是收費的,這顯然是種強制消費。消費者有權要求對方退還不當獲利,及賠禮道歉。 廣告不得納入計費時間 經調解,該信息有限公司向消費者賠禮道歉,并對陳先生的投訴作減免聲訊費160元的處理。消保委對該企業(yè)提出了整改意見,強調廣告播放不能納入計費時間,或者聲訊結束后才能放廣告。區(qū)消保委告誡廣大經營者,企業(yè)要想贏得更多的利潤,只有通過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來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千萬不可挖空心事去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記者 沙情奕 通訊員 王敏琴)
編輯: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