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沈建緣 北京報道
網絡廣告作為新的獲利武器,給互聯網領域的超級巨無霸們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據美國互聯網廣告署最新報告顯示,2005年美國互聯網廣告收入激增30%,達到創(chuàng)歷史紀錄的125億美元。越來越多的商家受益于不斷增加的互聯網用戶群,不斷加大在互聯網上的廣告投入。而在中國,網絡廣告銷售收入2005年增長45%,也令互聯網巨頭和IT大佬們欲罷不能。
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2006-2008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在35%左右,而根據iResearch的調研數據,預計2006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收入將達到46億元。
目前,中國是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互聯網市場,擁有超過1億的網民。僅世界杯期間,來自網絡的廣告收入就將突破1000萬元。對于Google、雅虎、eBay、微軟來說,要想在這個市場上攫取到更大的奶酪,將取決于它們何時跨越中國市場增長的門檻。
攻城略地
沒有哪家公司像Google那樣,因為網絡廣告業(yè)務賺得盆滿缽滿了。
這家1998年才成立的服務搜索引擎的互聯網公司,自2002年第一次推出關鍵詞廣告服務以來,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搜索業(yè)務中的廣告銷售。2005年,Google網絡廣告收入高達60億美元,而雅虎和微軟的MSN部門收入分別是46億美元和14億美元。雖然很多公司如雅虎、AOL等在利益驅動下,也將關鍵詞廣告作為公司的常規(guī)業(yè)務之一,但Google顯然站在了網絡搜索廣告的最前沿。據說世界上最大的1000位廣告用戶中,至少四分之三是Google搜索廣告的用戶。
2006年3月,Google投資10億美元收購了AOL 5%股份,其首席執(zhí)行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就表示,在服務大公司的同時,Google正成為小型企業(yè)用戶網絡廣告業(yè)務的首選。公司今年甚至推出過一款專門面對中小企業(yè)用戶的Google Mini(迷你Google)搜索軟件。
一位Google的廣告代理商告訴記者:“Google在中國市場沒有對代理商負責的區(qū)域進行嚴格的劃分,有時候會造成代理商之間的一些競爭。此外,Google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還比較短,由于人手不足,服務力度明顯不夠?!?/FONT>
如何利用中國授權代理商的本土優(yōu)勢,嫁接Google 的全球優(yōu)勢,將是Google在中國與雅虎以及本土最大的搜索企業(yè)百度競爭,鞏固其網絡廣告霸主地位的關鍵。
后起反擊
微軟已明顯感覺到了來自Google的壓力。
身家不足微軟一半的Google發(fā)起的挑釁,令微軟格外惱火:Google通過網絡廣告和搜索業(yè)務的服務模式正在改變消費者對微軟操作系統(tǒng)的依賴;Google的新產品甚至包括幫助用戶在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中搜索個人電腦內容的軟件,還有與微軟產品重疊的電子郵件Gmail和即時通訊軟件GoogleTalk等。試想,如果有一天,Google成為互聯網的壟斷者,微軟在傳統(tǒng)領域的地位也將不復存在。
為了與Google和其他互聯網公司競爭,2006年開始的新財年,微軟在互聯網和新興業(yè)務的投入高達20億美元?!拔④浾谵D變成一家互聯網公司?!?史蒂夫·鮑爾默推進互聯網和新興業(yè)務的決心仍異常堅定,他那段 “以前,微軟是Windows、Windows、Windows,今后,談及微軟應該是廣告、廣告、廣告”的講話錄像在各個場合不斷被播放。這位在微軟僅次于比爾·蓋茨的靈魂人物用一貫夸張的手勢和激動情緒告訴人們,市值高達2400億美元的微軟正從一個傳統(tǒng)的軟件帝國向互聯網業(yè)務轉型。
跟在Google和雅虎后面的滋味確實不好受。上一財年,微軟MSN部門的網絡廣告收入為14億美元;而Google和雅虎2005年的網絡廣告收入分別高達60億美元和46億美元。史蒂夫·鮑爾默承認,在網絡廣告市場上,微軟已落后于Google和雅虎,但今后仍有時間去贏得更多網絡廣告商和用戶,他給微軟的期限只有五年。2005年底,微軟發(fā)布“Windows Live”戰(zhàn)略,宣布以在線形式免費向個人和中小企業(yè)用戶提供Windows、Office等軟件服務和用于移動設備的服務。
微軟進入網絡廣告服務領域,時間和速度是目前決定成敗的關鍵。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