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還在實驗性試用階段,現(xiàn)在這塊廣告牌實現(xiàn)的效果就是讓豹和鯊魚在時報廣場的上空自由奔跑和遨游。但廣告牌的制造者澳大利亞科技公司TriLite表示,未來這塊廣告牌有可能會在時報廣場進行大規(guī)模地應用——這樣一來,動物占領紐約指日可待。
根據(jù)時報廣場聯(lián)盟的數(shù)據(jù),每天經(jīng)過時報廣場的行人數(shù)量可以達到30萬,而經(jīng)過的車輛數(shù)則能超過10萬。所以,如果能在這個世界聞名的地標打上廣告,哪怕是拿下一塊豆腐干大小的屏幕,只放上一會兒的廣告,品牌也愿意支付上百萬美元的費用。
可是,和人流量一樣多的還有廣告牌的數(shù)量,時報廣場目前共有超過230塊不同大小的廣告牌。于是,如何能讓自己的廣告脫穎而出就成為了讓品牌最頭疼的問題。這種裸眼3D廣告牌的出現(xiàn),無疑為廣告主和廣告公司都提供了新思路。
這種屏幕想要實現(xiàn)3D效果,不需要觀看者佩戴眼鏡,只需要他們站在10-70米遠的地方就可以。而且因為使用了高強度鐳射光,廣告牌即使是在全日光照射的情況下,依舊可以有很好的顯像效果。
“除了裸眼3D的效果,我們的廣告牌從不同角度看還能呈現(xiàn)不同的內(nèi)容。比如你從時報廣場的Nike店里走出來,你可以看見Nike的廣告,而我從隔了兩間店的銳步店里走出來,雖然我們看的是同一塊廣告牌,可我能看見的卻是銳步的廣告。”TriLite創(chuàng)始合伙人FerdinandSaintJulie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補充道。
這種功能尤其適合寸土寸金的時報廣場,現(xiàn)在一塊廣告牌能賣給兩個廣告主,對于廣告主和廣告牌的所有者都是好事。
但是,又有新問題來了:當所有的廣告牌都換成了這種3D顯像的,品牌們又該靠什么來吸引最多的眼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