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掘有潛力的導演,Discovery探索亞洲網絡在中國推出“新銳導演計劃”。今年的該計劃以“素描中國”為主題,要求選手講述六個真實的故事。作為頻道“靈魂人物”,十年來從策劃到拍攝一手包辦亞太區(qū)所有作品的魏克然認為中國存在著巨大的素材挖掘潛力。他表示中國化的題材越來越能夠吸引外國觀眾。據統計,近三年來在所有Discovery的紀錄片中,關于中國題材的片子占四分之一。他認為:“按這樣的趨勢,全球對中國的關注會不斷上升,在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會達到一個高峰?!?/P>
Discovery探索頻道還在發(fā)布會上宣布,2005年度Discovery中國“新銳導演計劃”優(yōu)勝導演施秋榮近日在新加坡舉辦的2006年“亞洲電視大獎”中憑《老北京學英語》榮獲“最佳導演”獎。近年來,國內眾多紀錄片導演頻頻得獎,但電視紀錄片市場卻一直處于低谷。許多地方臺的紀錄片欄目被迫取消或退出黃金時段,甚至上海電視臺當年曾創(chuàng)下36%的收視率紀錄的《紀錄片編輯室》欄目,如今收視率也跌至7%-8%。魏克然認為中國紀錄片市場不景氣的原因是缺乏國際化的拍攝手段及良好的播出平臺。他說:“國內很多制片人很優(yōu)秀,但沒有完整的市場系統支持。舉辦‘新銳導演計劃’不僅幫助我們在中國發(fā)掘有潛力的紀錄片導演,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國際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