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一個4字流行的時代,滿大街的4G廣告牌還沒忽悠完,4K電視的大浪又把人瞬間擊暈。有人說4K是個大“坑”,消費者買了4K電視,卻無法享受4K的內容,但也有人認為,4K已經成為電視行業(yè)的下一個競爭點,今年4K電視將全面爆發(fā),成為真正的普及年。雙方各執(zhí)一詞——
  4K是個“坑”,誰能填平?
  4K曾經是個大坑,消費者買了4K電視,卻無法享受4K的內容,4K電視就是一個空架子。繼創(chuàng)維、康佳等傳統(tǒng)電視機廠商進軍4K電視之后,互聯(lián)網企業(yè)也來趟這趟渾水,4月9日,樂視在京發(fā)布了屏幕為50英寸的超級電視X50Air。這款屏幕清晰度達到超高清4K水準的智能電視,售價鎖定為2999元?;ヂ?lián)網企業(yè)的加入,能否填平這個大坑?是繼續(xù)讓消費者失望與焦慮?還是真的能夠開啟4K元年?還是個未知數(shù)。
  筆者說4K曾經是一個坑爹的東東理由很簡單,有電視,沒內容,空架子,白搭。就好像炒得很熱的3D電視那樣,基本上用戶看的還是2D,或戴上眼鏡反反復復看有限的幾個3D節(jié)目,過干癮。那還不如花點錢去電影院戴眼鏡呢!
  4K存在同樣的問題。已經誕生3年多的4K電視,之所以難以流行,難以在普通消費者中普及,并非電視質量和技術水準,而是非電視機因素,如價格、帶寬、節(jié)目等。
  關鍵是費用,對于消費者來說,4K電視不是一般的貴,國外品牌的動輒萬元,國產的大多也要四五千。樂視確實將4K的價格擊到了地板級,但這并不是真正的大坑。
  因為買了電視,消費者也難以看到節(jié)目?,F(xiàn)在市面上的4K節(jié)目寥寥無幾。表面上看,只要制造就行,有了電視,就只是先有雞還是先都蛋的問題,可是制作4K節(jié)目的費用可不便宜,而且別指望國內電視臺,人家才花大錢完成高清改造,沒空玩超高清。
  傳統(tǒng)電視機廠商如果還是繼續(xù)硬件制造,電視臺出內容,死路一條。似乎唯有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加盟,能夠改變一切,因為它可以擺脫電視臺的束縛,可以引進內容,也可以自己制造內容。
  這是一個勇敢者和獨行者的游戲
  和智能電視一樣,電視機廠商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在4K上會達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而且中國必然成為4K電視潮流的主導。NPDDisplaySearch預測,2014年超高清(UHD)4K電視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200萬臺,到2017年將增至6200萬臺。如今全球4K電視的需求和出貨量主要由中國主導,2013年中國4K電視出貨量占全球的83%。
  產品不是問題,傳統(tǒng)電視機廠商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聯(lián)手,內容依然是個瓶頸,依然很難得到解決,更何況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一切都“親力親為”?
  如果有錢有資源,互聯(lián)網企業(yè)大可以做4K自制劇,在樂視的發(fā)布會上,賈躍亭就宣稱:2014年,樂視內容將全面4K化:自制4K化,引進4K化,做到每日更新,其自制的網絡劇,將達到400集,全年計劃制作15部,時長達1萬分鐘,將占有國內市場超過7成的4K內容市場份額。
  從樂視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內容比起兩年980元4K服務費來說,還算超值,相當于半賣半送花錢來鋪墊市場。對于觀眾來說,還是太稀缺,比起2013年國產電視劇近1.5萬集的產量來說,4K的比例微乎其微;而更關鍵的是,國內影視劇制作企業(yè)們,根本對4K無感,他們的目標依然是電視臺買電視劇,院線上電影,這些地方,目前都不需要4K品質,完全沒必要去浪費資源和錢財。
  玩4K,看起來可以打通客廳和視頻網站之間的通路,但這條路,目前似乎只有互聯(lián)網企業(yè)自己去獨行,而且還是勇敢的財主才可以走下去。在4K內容的路上,樂視依然是孤獨的。
  畢竟,智能電視好歹還有各種App生產者加盟“眾包”;但4K電視,指向太明確,短期也難有效益,不容易吸引小伙伴前來助陣,但也許,電視游戲會是彌補電視節(jié)目內容不足的一條通路,4K的硬件可以讓游戲更豐滿,只不過,這條路和自制劇同樣難走。
  只能祝福勇敢的獨行者們好運,4K這個必然的大勢,需要有探路者,且這個大坑,也需要有人去填平。





